5月22日2時,一場7.4級的地震在黃河源發生,瑪多瞬間被夢魘籠罩。
災難襲來的時候,救災一線,無數共產黨員進行著堅韌與頑強的抗爭,帶領群眾第一時間展開自救,由此成為抗擊災難的中堅力量。中組部第四批援青干部,縣委常委、副縣長、安徽電力援青干部孫慶生就是其中一員。
據上級安排的調研工作,孫慶生于5月20日傍晚離開瑪多趕往西寧,21日晚上抵達北京。
地震發生后,熟睡中的他,被一波又一波急促的手機鈴聲驚醒,話筒另一頭,都是親朋好友按捺不住的焦灼,“慶生,你,沒傷著吧?”
孫慶生的第一反應卻是:“壞了,瑪多地震了,不知道縣上咋樣了?”
他立馬拿起電話,和縣里的領導聯系,無一例外,都是占線。
“不行,我得趕回去”,心急如焚的孫慶生趕忙訂返程機票,但只剩公務艙可以買到,他毫不猶豫地下了單,一夜無眠。
親戚朋友聽說他要回瑪多,都勸他,先緩緩,這么大的地震,又是高原,指不定發生什么事兒。但孫慶生鐵了心要趕回瑪多。
在接受采訪時,他告訴記者:“我是一名黨員,又是一名瑪多的干部,這時候不回去,咋說都說不過去呀!”
22日16時,晚點30分鐘的飛機降落在曹家堡機場,孫慶生一路疾行沖出站口,坐上車,一路飛奔,趕往瑪多。
21時55分,疲憊不堪的孫慶生到了瑪多,看到一夜未眠抗震救災的同事,得知震后全縣無人遇難,僅有15人受傷,他說,那一刻,他長長出了一口氣,終于體會到平生中內心最釋然的一刻。
穿上同事們為他準備的軍大衣,接手供電和通信保障工作,這是自瑪多震后,孫慶生的第二個不眠之夜。
23日凌晨,瑪多全縣11個臨時安置點,560頂帳篷全部亮起燈光?!盁袅亮?,不怕了,安心了……”帳房外,年邁的老阿媽仁青吉念叨著,捂著孫慶生被凍得通紅的雙手,將他拉進帳房,一個勁兒地說著“掛真切、掛真切”,這一晚,他只睡了2個鐘頭。
24日,臨時分工調整,由他牽頭負責全縣電力保障及消防安全工作。
幾天下來,孫慶生帶著消防救援和供電保障人員,先后跑遍全縣4個鄉鎮的29個安置點,查隱患,找不足,補短板,避免人員觸電,治理火爐隱患,避免次生災害發生。
與此同時,孫慶生對接各安置點負責人,一個點接著一個點,實地排查帳房學校開課后的安全隱患,查看孩子們的飲食安全和各種物資的儲備情況。
見到他時,穿著警用棉大衣、戴著氈帽、膚色黝黑、雙眼紅腫、嘴唇干裂的他,仍奔走在一個個臨時安置點間,用他的話說,“身在瑪多,踏實;心在瑪多,無悔?!?/p>
震后第10天的瑪多,無數像孫慶生一樣的共產黨員,堅守在抗震救災一線。地動山搖,奪不走基層黨員干部心系百姓的大愛,以他們無私無畏的擔當奉獻,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。(記者 姚斌 公保安加)